在過去,室內裝修常常只強調美觀與功能性,但隨著永續風潮興起,「健康、安全、透明」已成為空間規劃的關鍵指標。如今,透過ESG第三方認證,設計不僅能達到風格需求,更能將環境保護、社會責任與透明治理納入裝修流程,讓裝修有了「數據說話」的保障。以下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,分享如何在家裝或商辦設計中導入ESG概念,一次掌握專業驗證流程!
ESG 是什麼?室內設計為什麼要在意 ESG 認證?
ESG是Environmental(環境)、Social(社會)、Governance(治理)三大指標的縮寫,很多人以為 ESG 只是企業策略,實際上,它早已走進我們的居住空間。在裝修領域,意味著從材料挑選、工地安全、驗收標準到數據追蹤,所有細節都透明化,確保住戶與環境雙贏。
環境:打造低碳、健康的家
環境層面(Environmental)最直觀,也最容易實踐。包含選擇低碳、低 TVOC 的綠建材,導入節能照明、空調與自然採光,減少能源耗損。並推動資源循環,例如優先使用可回收材料、減少廢棄物與化學物質排放,減輕環境壓力,也能降低家中潛在的健康風險。
社會:友善動線與多元包容
社會面向(Social)注重使用者安全與舒適度。例如無障礙設計、老人與小孩安全考量、防滑地材與避震設計,都能讓空間更有溫度。同時,加強工班安全、規劃施工現場風險控管,也展現了對勞工權益的尊重。
治理:透明流程與可追蹤標準
治理層面(Governance)意在讓設計與施工變得更透明,包括材料來源是否經過驗證、裝修過程是否有完整的環保績效報告、是否能提供完整驗收與檢測文件。對屋主來說,這不只是安心保障,也是房屋增值的重要依據。
【延伸閱讀:ESG永續是什麼?如何實行於裝修上?綠裝修不只是省電省碳!】
第一步:先了解現況,空氣品質和材料安全先檢測
在動工之前,最好先把家裡「體檢」一遍。從空氣品質、材料安全、能源耗用著手,先釐清現況,才能對症下藥,省下後續成本與時間。
室內空氣品質基線怎麼抓?
根據 WHO 對室內空氣品質建議:甲醛 30 分鐘平均濃度應 ≤ 0.1 mg/m³(≈0.08 ppm)。台灣標準則訂為:甲醛30分鐘平均濃度應≤0.08 ppm,TVOC≤0.56 ppm(1小時平均),CO₂≤1000 ppm。若超標,可能導致過敏、頭暈甚至長期呼吸道疾病。在進行空氣檢測時,專業單位通常會針對櫃體集中處、通風死角、工地封板前後進行取樣。
【引用資料:WHO guidelines for indoor air quality: selected pollutants】
【引用資料:WELL室內空氣品質標準於台灣建築物之 適用性評估】
材料安全檢測不可少
材料是污染源的根本。建議在裝修前建立材料台帳,包括產品名稱、產地、綠建材標章與SDS(安全資料表)。若遇到無法提供檢驗證書的材料,應優先替代或安排送檢,以免裝修後氣味殘留或引發敏感症狀。
能耗與水耗的簡易評估
除了空氣與材料,能耗評估也重要。可以先盤點照明瓦數、空調效能,找出最值得優先投入的項目,再考慮加裝節能控制系統、感應照明或節水設備。
【免費預約綠裝修諮詢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 官方LINE】
第二步:挑選合適的ESG第三方認證
市面上認證多,但並非所有認證都適合每個案場。先搞清楚自己的空間類型、預算和目標,或與裝修團隊進行討論,挑選最符合需求的第三方認證,才不會花了錢卻拿不到想要的品牌加值。
常見認證類型一次看
住宅與商空的熱門認證包括GD綠裝修認證、室內空氣品質檢測、以及國際級LEED或WELL。GD綠裝修認證偏向實務性,適合居家與中小型商空;LEED/WELL則更適合國際品牌或需要公開揭露的企業空間。

認證名稱 |
標準重點 |
特色 |
適合空間 |
GD綠裝修認證 |
材料低毒、施工減排、資源循環 |
實務導向,文件要求清楚 |
居家、小型商空 |
室內空氣品質檢測 |
甲醛≤0.08 ppm、TVOC≤0.56 ppm、CO₂≤1000 ppm |
健康為核心,檢測精準 |
居家、辦公室 |
LEED |
節能、用水效率、材料環保 |
國際認證、品牌加值高 |
大型商辦、企業總部 |
WELL |
空氣、水質、光環境、舒適度 |
著重人體健康與舒適 |
高端住宅、企業辦公 |
預算與需求怎麼對齊?
如果是居家翻修,重點放在空氣品質與材料安全;若是企業辦公室,則應增加能源績效與透明度,打造品牌信任。設計師通常會將目標分為「必要合規」與「加分選項」,避免浪費資源在非關鍵環節。
認證申請需要準備什麼?
通常包括:平面與機電圖、材料證明、工地施工紀錄、檢測報告與現場照片。提早整理文件,並與檢測單位確認版本,才可以減少來回修改的時間。
【延伸閱讀:客變是什麼?買預售屋一定要做客變嗎?】
第三步:開工前就要做好文件與施工規範
裝修事前規劃越完整,後續申請認證才會順利。包括施工標準、材料替代方案、驗收條件都要在開工前就白紙黑字寫好,省時省力又省麻煩!
合約中要寫明的三件事
裝修合約中,必須清楚標示:
- 低毒材料選用與替代方案
- 變更需送審的流程
- 驗收不合格的責任歸屬與補救機制
白紙黑字寫清楚,才能避免爭議,確保品質標準被落實。
施工標準與檢測時機
建議在木作與塗裝完成後進行封板前檢測,避免污染源被封進牆內。此外,每個工序完成後,都應安排充足通風與養護期。
工地稽核與照片紀錄
建立標準流程,每個重要工序都必須有紀錄照片與檢測結果,交付時一併提供給屋主,讓空間有數據可依。
【免費預約綠裝修諮詢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 官方LINE】
第四步:驗收與第三方檢測報告
完工只是過程的一半,檢測驗收才是重點!透過第三方單位的客觀驗證,可以確保設計落實健康標準,同時保護屋主和施工團隊的權益。
驗屋與空氣品質檢測
完工後,不只要看牆面、地板、五金有沒有瑕疵,更需安排專業團隊【MUSE ARISTO 繆思雅集】進行空氣品質檢測,甲醛、TVOC、PM2.5等數據都要達標。若發現異常,可以立刻開工單進行改善,才能確保室內環境真正安全健康,避免入住後才發現污染問題。
第三方認證流程一般怎麼跑?
第三方認證的一般流程為:
預約取樣→送檢→出具報告→文件整合→送件→補件回覆→核發證書。
建議提早與檢測單位確認流程,才能避免因文件不齊或檢測延誤而拖延認證時間。
常見退件問題
認證申請最常退件的原因是文件不完整或檢測數據接近標準值。解決方法包括補件、增加通風改善空氣品質,或替換高風險材料,可與裝修團隊進行深入探討。
【延伸閱讀:2025台灣中古屋驗屋全攻略:5大重點不漏看,買房不當冤大頭】
(圖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 工作團隊正在進行驗屋程序。)
第五步:入住後的持續追蹤和數據管理
很多人以為驗收過了就大功告成,但其實入住後的追蹤也很重要。定期檢測空氣品質、追蹤耗能數據,才能讓空間長期維持在最佳狀態。
定期檢測與回訪
入住後,空氣品質不會永遠都是穩定狀態,因此建議屋主安排定期回測,通常在30天、60天、90天進行空氣檢測,特別是甲醛與TVOC這類會隨時間釋放的物質。透過定期追蹤,才能及早發現異常,調整通風或清潔策略,確保家人或員工的長期健康。
建立使用者指南
除了檢測,也可以請裝修團隊提供完整的空間養護教學,包含如何正確通風、清潔方式、節能操作建議,甚至家具保養技巧。透過簡單明瞭的指導,更輕鬆維持健康環境,避免因操作不當造成污染或能耗過高。
ESG數據的品牌加值
對商辦或品牌空間來說,定期收集空氣與能源數據,不只是自保,也能成為ESG報告、招標文件或品牌宣傳的加分項。有數據作證明,空間的永續與健康價值更明確,讓客戶、投資人或使用者一目了然,同時增強企業或個人形象的公信力。
找專業團隊【MUSE ARISTO 繆思雅集】,一次搞定健康宅與ESG第三方認證
想住得安心、健康,同時讓家符合ESG標準,其實沒那麼難。推薦諮詢台灣第一健康裝修品牌【MUSE ARISTO 繆思雅集】,擁有從氣候系統、甲醛檢測到空氣安全規劃的一條龍服務,從設計到驗屋,全程把關,讓你省時又省心。
- 專業證照齊全:設計師、綠設計師、ESG規劃師、病態建築診斷士
- 完整檢測與驗屋:一次完成空氣檢測與裝修驗收
- 認證經驗豐富:70件以上認證實績可參考
- 用對綠建材:低毒、耐用兼具美感
- 流程透明:提供詳細工序、檢測與驗收文件
不管是老屋翻修還是新家規劃,只要交給【MUSE ARISTO 繆思雅集】,就能享受到完整驗屋、空氣檢測與綠建材規劃,讓健康與永續落實在每一個細節,輕鬆打造自然低毒、健康安全的居所!
【免費預約綠裝修諮詢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 官方LINE】
【延伸閱讀:首購族裝潢懶人包:打造低甲醛、無毒新婚宅的4大秘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