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現代裝潢日新月異的同時,越來越多民眾在入住新居後,出現莫名其妙的頭暈、過敏、倦怠等症狀,卻無法從醫學上找到病因。這種看不見、摸不著的健康風險,很可能就是「病態建築症候群」(Sick Building Syndrome, SBS)在作祟。若你家正好是近期裝修過的新屋、或換了家具,千萬別忽視這些潛在徵兆!
裝潢後總覺得不舒服?可能是「病態建築症候群」在作祟
看似煥然一新的空間,可能潛藏著無形的健康危機。病態建築症候群並不是心理作用,而是一種被醫學與建築學共同確認的室內環境健康問題。
什麼是病態建築症候群?
病態建築症候群指的是,當人們長時間待在某些建築物內,會出現一連串身體不適症狀,例如頭痛、眼睛乾澀、喉嚨癢、皮膚發癢或慢性疲勞等,但只要離開該環境後症狀便會自然消失。
以下是臨床常見的四大徵兆:
- 僅在某特定建築物內出現不適,離開即恢復正常。
- 同一工作或生活空間的群體中,常有多人有類似症狀。
- 症狀多在夏季酷暑或冬季寒流等氣候極端時加劇。
- 一般醫學檢查無法找出明確的病因或病灶。
這顯示出,「病態建築」的根源來自於空間本身的污染與設計缺失,而非單一個人的生理問題。
室內裝潢與病態建築的關係
病態建築多數發生在剛裝修完或裝潢過度密閉的空間中。主要源頭包括:含甲醛的合板、膠水、油漆、TVOC(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)、黴菌孳生、冷氣過濾不良等。這些化學污染與生物污染,容易在空氣不流通的情況下累積,進而傷害人體健康。
公開高風險族群!誰最容易受到影響?
根據臨床與實驗數據顯示,以下族群是病態建築影響最明顯的對象:
- 嬰幼兒與兒童: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全,對污染物耐受度低。
- 銀髮族與慢性病患者:免疫力下降,更容易受化學物質刺激。
- 過敏體質者:暴露後更容易引發氣喘、皮膚炎等過敏反應。
- 長時間室內工作者:如上班族、家庭主婦,暴露風險高。
為什麼「新裝潢」反而讓健康亮紅燈?
許多人對新家懷抱著美好期待,卻在入住後發現身體狀況出現變化。實際上這些裝潢產生的隱形污染,往往才是健康殺手。
常見健康症狀有哪些?
病態建築症候群的症狀多為非特異性,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。以下是常見的初期警訊:
- 頭痛、頭暈、注意力難集中
- 鼻塞、喉嚨痛、乾咳
- 眼睛乾澀、刺痛、流淚
- 皮膚紅疹、搔癢
- 精神疲憊、倦怠感增加
- 睡眠品質下降
當這些症狀同時發生且在外出後改善,就要高度懷疑你或許患有「病態建築症候群」。
你家的空氣有問題嗎?初步觀察法
除了身體感受之外,日常也可觀察以下現象:
- 室內持續有異味(如油漆、膠味)
- 通風數週仍感空氣悶重、不清新
- 家中植物不易生長或快速枯萎
- 家中小孩或寵物特別容易生病
這些看似微小的跡象,可能正顯示出你家的空氣出問題了。
為何裝潢完半年內最危險?污染物釋放高峰期
根據台灣實測資料指出,2022 年針對 11 戶新裝潢住宅的研究發現,其平均甲醛濃度超過 WHO 建議值(0.1 mg/m³)達 1.5~2 倍。這是因為建材中的甲醛與TVOC會在裝潢後 3~6 個月內大量釋放,形成健康高風險期。
【參考資料:WHO Guideline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: selected pollutants】
小心新家中標!居家環境常見的有害物質
除了裝潢材料,生活中的其他元素也可能造成空氣品質惡化。以下是常見的居家污染來源,需特別留意:
- 甲醛:來自木作、黏膠、油漆
- TVOC:油漆、塑膠、接著劑中的揮發性有機物
- 香氛精油:部分化學香精含有致敏成分
- 寵物毛髮與皮屑:引發呼吸道過敏與氣喘
- 花粉:門窗未密封導致外部花粉飄入
- 病菌與黴菌孳生:廁所、廚房、冷氣管線最易藏菌
- 氡氣:來自地板或水泥牆面自然釋放的放射性氣體
- 畫作與傢俱噴漆:也可能釋出重金屬或有毒氣體
【免費預約諮詢綠裝修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 官方LINE】
WHO健康建築指標有哪些?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於健康建築設下多項標準,若你正準備裝修或驗收新居,可對照以下九大項目自我評估:
- 化學物質濃度應極低,如甲醛、苯等不可超標。
- 避免使用有害物質建材,如劣質合板、PVC膠材。
- 必須設置良好換氣設備,強制排出污染氣體。
- 局部排氣設備應安裝於廚房與吸菸區。
- 全年室內溫度維持在17–27°C之間,避免過熱或過冷導致身體負擔。
- 室內濕度維持在40%–70%之間,過濕或過乾皆不宜。
- 二氧化碳濃度低於1000ppm,避免悶氣與疲倦感。
- 懸浮粉塵不得超過0.15mg/m²,避免吸入性疾病。
- 新建住宅完工後應通風換氣一段時間再入住,讓揮發物自然散去。
如何從裝潢階段就預防病態建築?設計師一致推薦「綠裝修」
防範病態建築,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裝修時導入健康空間的概念。從建材挑選到通風配置,都是關鍵。
建材選擇先看「無毒」與「低揮發」標章
選用建材時,別只看價格與外觀,更要留意是否具備低甲醛、無塑化劑、無VOC等綠建材標章。從源頭就選擇安全材料,才能避免日後空氣污染問題。
換氣與通風規劃是關鍵第一步
打造健康住宅的第一步,就是確保空氣能流通。設計階段應規劃合理的對流窗設計、加裝熱交換新風機或中央換氣系統。尤其高氣密性住宅,更需要風管式換氣設備,避免污染物長時間累積於室內,成為健康隱憂。
設計團隊需具備「健康設計」專業素養
綠裝修不只是挑建材,更需要專業團隊統整施工、換氣、隔熱與濕度管理。具備病態建築診斷或綠裝修證照的設計師,能從空間規劃開始即導入低污染概念,將健康概念與設計美學並重,真正打造好看又好住的生活環境。
居家檢測與驗收不容忽視
即使選用合規材料,施工與現場環境也可能產生污染,因此在完工後進行空氣品質檢測至關重要。建議找具備熱像儀、甲醛偵測儀等設備的專業團隊,檢測完成後再入住,避免因忽略而陷入病態建築風險。
【影片賞析: 裝修一定要找設計公司?室內設計10大撇步大公開!繆思雅集 】
選對團隊才能安心入住——MUSE ARISTO繆思雅集的健康裝修實踐
健康空間的實現,必須找對團隊,才能真正從規劃到入住都無後顧之憂。北部首選室內設計團隊 繆思雅集 全案依照GD綠裝修規範執行,從板材到油漆皆有第三方驗證。施工完畢後會進行甲醛濃度、懸浮微粒、濕度、二氧化碳濃度等多項檢測。團隊具備病態建築診斷一級診斷士、ESG永續規劃師等專業證照,並提供空氣品質全方位檢測、熱像儀、內視鏡、聽診器等專業儀器服務。從設計到驗屋,提供一條龍解決方案。
截至2024年底,繆思雅集已協助通過超過60件GD綠裝修認證案,其中包含多件通過病態建築診斷協會檢驗的住宅與商空,總認證數量已達70件以上,深受家庭與商業業主信賴,幫助你杜絕病態建築症候群,重獲健康新生活!
【免費預約諮詢綠裝修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 官方LINE】
病態建築不可忽視,從源頭打造健康好宅
病態建築症候群不再是都市傳說,而是現代人面臨的真實危機。面對空氣污染、揮發物傷害與密閉空間的健康隱憂,我們不該只是事後補救,更應從裝潢設計階段就做好預防。若你正在規劃新居,或對現有空間的空氣品質有所疑慮,請務必尋求專業設計團隊協助,為你打造真正舒適、安全、會呼吸的健康宅邸。
【延伸閱讀:兒童房裝潢必看!4種建材選錯恐影響發育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