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居裝潢完成後,許多家庭迫不及待搬入新家,卻忽略了看不見的隱形殺手——甲醛。台灣室內平均甲醛(在新裝潢、未開窗的情境下)≈1.45,約為 WHO 建議上限的 1.4 – 1.5 倍,它潛藏在家具、地板與膠合劑中,長達數年持續釋放,不僅造成空氣污染,更可能危害家人健康。實際上,只要掌握室內設計師實際推薦的3大甲醛去除技巧,從入住前到入住後都能有效控制甲醛濃度,幫助你打造真正安心無毒的理想家居。
為什麼裝潢後會殘留甲醛?設計師說的「揮發期」你不能不知道
新家裝潢完畢,看起來光鮮亮麗,卻因為一股無形的刺鼻味道而感到困擾嗎?那或許並不是單純的新屋味,而是來自甲醛的長期釋放。
家具、建材是元兇:甲醛主要從哪來?
甲醛常見於合成木板(如密集板、夾板)、油漆、黏著劑或窗簾布料中。這些裝潢材料會在製造過程中加入含甲醛的膠合劑,當室內溫度升高或濕度變化時,就會釋放出甲醛氣體,進而影響居家空氣品質。
甲醛揮發期最長15年,短期清除只是表象?
很多人誤以為開窗通風一兩個月就能完全除醛,但事實上甲醛的揮發期可能長達3至15年,特別是釘死的櫃體內部與背板區域,會因為氣流不易流通而延長釋放時間。因此,只做短期除味,效果往往流於表面,而無法根除問題。
濃度過高會怎樣?認識甲醛對健康的6大影響
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,特別是長時間暴露在高濃度環境中時,可能引發以下6大健康問題:
- 眼睛與喉嚨刺激:最常見的初期症狀,包括流淚、喉嚨乾癢或灼熱感。
- 呼吸道問題:吸入甲醛可能導致氣喘、慢性咳嗽、鼻塞等呼吸不適。
- 皮膚過敏反應:接觸甲醛可能引發皮膚紅腫、癢感,甚至濕疹症狀。
- 神經系統影響:長期暴露可能造成頭痛、疲倦、注意力下降等慢性神經症狀。
- 免疫力下降:持續暴露會削弱身體免疫系統,增加感染風險。
- 致癌風險提升:世界衛生組織已將甲醛列為一級致癌物,與鼻咽癌、白血病等疾病有關聯性。
甲醛毒氣不容小覷,家中若有孕婦、嬰幼兒或過敏體質者,更應加強甲醛防治與空氣檢測。
【延伸閱讀:甲醛與癌症的關係】
【延伸閱讀:甲醛、TVOC是什麼?一篇搞懂裝潢常見有害物質與健康風險】
(圖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工作團隊進行SGS空氣品質檢測作業。)
入住前的第一步:設計師建議這樣做可快速降甲醛
搬家這件事誰都想快,但設計師提醒你:入住前幾天的處理才是關鍵!掌握這段黃金降甲醛期,可以有效減少後續身體不適與空氣污染,讓新家真正成為安心的避風港。
開窗通風+交叉氣流法,效果遠勝空氣清淨機
最基礎且有效的做法就是持續開窗,並形成對流通風。將風扇對準櫃體或死角加速空氣循環,有效帶走甲醛。比起市面上的空氣清淨機,這種自然換氣方式更能實際降低濃度。
裝潢完成後別急著入住,靜置時間怎麼抓?
建議裝潢完畢後至少靜置2~3週,期間保持每日長時間通風。如果使用大量人造板或合成材料,則需延長至1個月以上,並搭配其他除醛輔助工具。
活性碳與甲醛清除劑使用方法與擺放訣竅
活性碳與甲醛清除劑可吸附室內殘留有機氣體,但效果有限,須定期更換才能維持效能。建議放置於櫃體內、抽屜底與床底等死角區域,提升整體除醛效率。
入住後怎麼辦?設計師公開甲醛代謝3大方法
就算你已經住進新家,也不代表甲醛危機遠離。在裝潢設計的實務經驗中,不少家庭入住後仍受氣味、過敏等問題困擾,這時候就要靠長效又安全的除醛策略來加強空氣管理。
植物淨化法:選對「會吃甲醛」的觀葉植物
綠色植物如吊蘭、虎尾蘭、常春藤、龜背竹、蘆薈等,具有一定程度吸收甲醛與其他有機揮發物的功能。不僅美化居家環境,也能輔助空氣淨化。
【延伸閱讀: 植物真的能除甲醛?實測驚人結果曝光!連外太空人認證都不夠?|繆思雅集 】
濾網型除醛機:科技輔助也要講究時機
搭配HEPA濾網與除醛濾網的空氣清淨機,能有效過濾大於等於0.3微米(µm)的空氣微粒,並且過濾效果達到99.7%以上,有助於吸附細懸浮微粒與甲醛分子,提高整體室內空氣品質,最大的缺點是需要長年保持開啟。由於甲醛會持續揮發3~15年,因此從設計階段開始控管材料,才會是最治本的方法。
【延伸閱讀:HEPA濾網是什麼?HEPA濾網該怎麼挑?選購空氣清淨機前必看!】
除甲醛漆與礦物塗料:預設好建材,根本不用怕
若有預算,也能選擇具除醛功能的建材,如礦物塗料或環保系統板材,從源頭就降低污染。這些材料不僅低甲醛,還可具備抗菌、抗霉、吸濕排濕等功能。
(圖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工作人員與GD綠裝修認證審查委員實際檢測現場。)
你以為只有新家要除醛?翻修、局部改裝也要注意!
不只是整屋新裝修才需要擔心甲醛!有些人只是換個地板或貼張壁紙,結果空氣品質卻明顯變差,許多二手屋翻修或局部裝修也可能釋放新一波污染源。
更換地板、天花板會釋放多少甲醛?
合成地板與天花板隔音棉多含有膠合劑,裝修過程中即會開始釋放氣體,若無良好通風與靜置,甲醛易快速累積,特別是冬天裝修時更為嚴重。
壁紙、黏著劑都會釋放VOC,不只是甲醛問題
現代裝潢常使用壁紙來快速改造空間,卻忽略黏著劑中的揮發性有機物(TVOC)也會影響空氣品質。建議選用水性、無甲醛黏膠,並進行完整換氣程序。
開放式廚房與書房為何更容易累積空氣污染?
這些空間因設備較多、空間相對密閉或常開冷氣,通風不易,容易成為甲醛與異味的集散地。建議設置換氣扇或採用自然通風導引設計,維持空氣流通。
(圖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工作團隊進行SGS空氣品質檢測作業。)
選對裝潢設計就能避開甲醛風險?這3種綠建材你應該知道
想方設法除甲醛,不如一開始就杜絕甲醛!從裝潢設計源頭選對材料,才能真正打造健康無毒的空間。設計師都在用的綠建材,到底怎麼挑?
F1等級、無毒板材怎麼選?這些認證標章最重要
在台灣挑選健康建材時,建議認明「F1級」與「綠建材標章」。 F1 代表甲醛釋出量極低,符合健康建材標準;台灣綠建材標章則涵蓋甲醛、TVOC、重金屬等指標,提供完整把關。若你選擇日系進口建材,也可留意「F☆☆☆☆」認證,這是日本JIS標準中最高等級,代表可安心使用於室內空間。
天然礦物塗料 vs 一般乳膠漆,價格與效果怎麼比?
礦物塗料不含塑化劑與甲醛,具除臭、防霉與吸濕能力,價格比乳膠漆高,但健康價值無可取代。若預算有限,也可選用具除醛功能的乳膠漆做為折衷方案。
開放設計、減少密閉櫃體,有效減少甲醛積聚
在空間設計上,減少封閉式櫃體與過度包覆牆面,不僅增加空氣流動,也能降低建材用量。開放式設計搭配自然採光與通風,有助空間清新與放大視覺效果。
(圖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設計師與審查委員檢查評測結果。)
設計師的提醒:定期檢測才是長期安心的關鍵
不管你用過多少除醛工具,甲醛仍可能在生活中偷偷累積、持續放大。設計師建議,把檢測變成日常保養的一環,才能真正長期維持空氣安全,守護每個家庭成員的健康。
買一支甲醛檢測儀值得嗎?家用檢測的準確度解析
市售便攜式甲醛檢測儀能初步掌握濃度變化,是入門檢測的好選擇。然而不同品牌準確度落差大,建議搭配不同時段、多點位置觀察,避免數據偏差。若濃度長期偏高,仍建議尋求專業協助進行全室評估。
專業空氣檢測怎麼進行?選擇團隊比工具更重要
除了自行檢測之外,找對專業單位才能真正排除風險。【MUSE ARISTO 繆思雅集】提供氣候系統、甲醛、TVOC、PM2.5等空氣品質全方位檢測,結合綠建材設計與裝修配置,針對每戶實際居住條件量身打造健康方案。其設計團隊擁有ESG永續規劃認證,從源頭落實綠建築理念,讓家園真正達到「舒適、健康、安全」三大指標,是伴你打造綠意日常的最佳夥伴!
甲醛濃度下降了還需要處理嗎?維護週期怎麼抓
即使檢測顯示濃度降低,仍應在季節交替或裝修後再次檢測與清理,確保空氣品質長期維持在安全範圍。建議家庭每年定期追蹤,特別是家中有嬰幼兒、孕婦或過敏體質者,更需要高標準維護空氣品質。
【延伸閱讀:你家的空氣,不該是靠運氣。】
【預約免費諮詢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官方LINE】
(圖:MUSE ARISTO 繆思雅集工作團隊現場進行甲醛濃度檢測。)
從裝潢源頭開始,打造真正安心的居家空間
裝潢後的甲醛代謝不該只是「事後補救」,而是一套從選材、設計、通風到檢測的完整規劃。無論是入住前還是入住後,設計師都建議採用多重策略,才能真正減少甲醛對身體的影響。如果你正準備裝修或搬新家,不妨將這些除甲醛方法納入規劃,讓健康的家不只是夢想,而是真正的起點。
【延伸閱讀:綠裝修是什麼?你以為的環保裝修,可能根本不是「綠裝修」!】
【延伸閱讀:你知道嗎?你家的裝修,可能正在慢慢傷害你的孩子與寵物?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