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人口高齡化,「健康宅」已成為照顧長輩的重要趨勢。許多家庭在裝修時開始重視建材選擇、家具安全、室內空氣品質與動線規劃等細節,目的就是為了讓長輩在家中生活得更安全、舒適,尤其選用無毒家具與綠裝修設計,不僅對長者健康有保障,也能讓居家空間更貼近人性需求。本篇文章將帶您一次搞懂六大關鍵,教您如何打造真正無毒、無障礙又溫馨的長輩健康宅!
一、替長輩打造健康宅,從無毒家具開始下手
想為長輩打造健康、安全的居住環境,第一步就要從選擇對的建材與家具著手。使用無毒家具、低甲醛塗料與天然建材,能有效減少過敏與呼吸道疾病發生的機率,是長輩健康宅的基礎關鍵。
選擇低甲醛建材,守護呼吸道健康
許多裝潢材料中含有甲醛,是導致過敏、氣喘與頭暈等症狀的常見原因。特別對於長期待在室內的長輩來說,長時間吸入微量甲醛可能會造成慢性呼吸道不適,甚至引發嚴重疾病。建議選用經過F1等級認證的板材,並確認產品是否具有綠建材標章或室內空氣品質標章。
拒絕有害塗料,改用無毒、低TVOC產品
油漆與黏著劑常常是室內揮發性有機物(TVOC)的來源,對長輩來說,這些氣味可能導致頭痛、噁心甚至免疫力下降。可以選擇無毒水性塗料,如矽藻土塗料、礦物塗料等,不但無刺激性氣味,還能有效吸濕除臭,提升室內空氣品質。
無毒家具材質有學問:原木、竹材是首選
在無毒家具的選擇上,盡量避免使用大量膠合板、密集板製成的產品,這類材料通常含有高濃度甲醛。相對來說,原木家具或天然竹製家具不僅造型自然,甲醛含量也低,對人體更友善。
二、燈光與色彩規劃,守護視力與心理健康
燈光與色彩不只是空間氛圍的營造元素,合理配置光源、選用柔和的色彩,也有助於保護長輩的視力及安全!
間接光源與分區照明,避免眩光干擾
長輩視力退化,對強光特別敏感,因此燈具選擇上可以間接照明為主,搭配分區控制系統,讓空間在不同時段都有最適合的亮度。例如:臥室建議使用 2700K-3000K 的柔和黃光,浴室與廚房則使用 4000K-5500K 的明亮白光。
色彩柔和穩定,降低焦躁與不安
根據色彩心理學,藍色、綠色、米白色等自然色調能夠帶來安定與放鬆的感覺,對長者情緒有正面幫助。牆面與家具應儘量避免大面積高飽和色彩,如紅、橘等,可以少量點綴,以免產生情緒波動或視覺疲勞。
減少反光材質,防止視覺混淆與跌倒
鋼琴烤漆、亮面地磚等容易造成強烈反光,對長輩來說不僅視覺混亂,也增加跌倒風險。建議使用霧面材質、亞光塗料,並盡量避免過度的鏡面裝飾。
三、無障礙動線設計,減少意外與移動障礙
打造長輩健康宅,最不可忽略的重點就是動線規劃。許多長輩有行動不便的困擾,因此,在裝修時規劃行走路徑流暢無阻,才能有效預防意外發生。
動線設計需寬敞,方便行動與輔具進出
室內主要通道應保持至少 90 cm 以上寬度,100-120 cm 更佳,以利於輪椅迴轉,同時便於助行器使用。也需確保門口、廊道、家具間保持暢通,不可堆放雜物阻擋行走路線。
地面材質止滑處理,避免滑倒風險
選擇具有防滑效果的木地板、防滑磚,也可以搭配斜坡收邊與防滑貼條,大幅減少跌倒風險。特別是浴室、廚房、玄關等容易濕滑的區域,更應加強止滑設計。
增設扶手、升降設備,輔助日常生活
長輩經常有上下樓梯困難或平衡感不足的問題,可考慮加裝樓梯扶手、牆面扶手或設置電動升降椅。此外,廁所與浴室也應安裝防滑把手與坐式設備,讓行動不便者能安心如廁與盥洗。
四、衛浴空間安全升級,細節才是真正貼心
浴室是長輩在家中最容易滑倒的區域,因此在規劃上更要以「安全」為優先考量。
乾濕分離設計,避免地面積水滑倒
採用玻璃隔間或淋浴拉門,將淋浴區與洗手區有效區隔,並設計快速排水系統,防止水漬堆積,降低意外風險。
馬桶與洗手台高度符合人體工學
根據台灣《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 §505.3》記載,適合長輩的馬桶高度約40-45 cm ,可以視使用者體型微調,小柄或下肢無力者靠近 40 cm (或 17″)端較省力;高個或輪椅坐面較高者可往 45 cm (或 19″)端調整,轉位更平順。洗手台則應避免太低需彎腰操作,若家庭中有使用輪椅者,可以選擇可容納膝部空間的洗手台,提升使用便利性。
【延伸閱讀: 長輩及家人安心坐下的馬桶】
現有馬桶簡易升高及驗收技巧
若現場已安裝標準 38 cm 馬桶,可加「加高座圈」或「增高底座」臨時解決升高問題,但穩固度與扶手佈局仍需重新評估。
自行驗收時,可以直接帶尺到現場量,座墊上緣到地面需落在規範範圍內;若安裝免治座,則可量完再上電源。另外,也需確認馬桶前緣、側向至少各 70 cm 以上,並且將迴轉空間淨空,才能讓輪椅平行 / 斜向轉位
安全扶手、背靠與緊急呼叫鈴,降低突發風險
在馬桶、浴缸周圍安裝L型不銹鋼扶手,即能讓長輩穩定起身與坐下動作。依《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 §505.5》所述,L 型或翻折式扶手,外緣距馬桶中心 35 cm、高度 70 cm 左右最常見;背靠(可用平整水箱)則距前緣 42 – 50 cm,下緣與座墊淨距 20 cm 以內。另外建議加裝緊急拉鈴或感應式警報系統,當長輩發生意外時可即時求救。
五、空氣品質與通風設計,別讓室內成隱形殺手
家中空氣品質直接影響長輩的肺部與免疫健康,通風與淨化設備必不可少!
開窗通風與機械換氣並用,空氣才夠流通
定期開窗雖能引進新鮮空氣,但在高濕度或都市空氣品質不佳時,也可搭配全熱交換機或排風系統維持室內空氣流通,避免室內濕氣堆積。
空氣清淨設備選對才能有效過濾
選擇具高效濾網與除甲醛功能的空氣清淨機,能有效去除過敏源與揮發性有機物(如TVOC),建議放置於客廳與臥室,並定期更換濾網確保效果。
植栽不僅美觀,還能穩定情緒
如常春藤、虎尾蘭、龜背芋等植物不僅能吸附有害物質,也能淨化空氣、調節濕度,更有助於提升長輩情緒穩定與愉悅感。
六、溫濕調節與智慧科技,讓生活更輕鬆便利
善用智慧居家設備與環境控制系統,能讓長輩生活更省力、子女照護更放心。
溫濕控制系統,四季舒適不費力
使用智能恆溫空調系統、除濕機與保溫建材設計,就能輕鬆維持室內溫濕度穩定。現代大多空調系統可以透過APP遠端控制,或自動感應環境變化調整設定。
智慧感應設備,提升生活自主性
安裝感應式燈具、語音控制裝置、智慧插座與自動窗簾,就能減少長輩彎腰操作或摸黑行動的不便,降低受傷風險。
打造健康宅,為長輩的未來作準備
長輩健康宅的規劃,不只是為了安全與舒適,更是一種對家人的關愛與責任。從無毒家具、安心建材開始,到動線、照明、空氣品質與科技整合,每個細節都體現了對長輩生活品質的重視。若您正準備為父母或自己規劃未來的生活空間,不妨與 MUSE ARISTO 繆思雅集 攜手合作,從一張椅子、一塊地板做起,為健康老化鋪設最穩固的基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