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專區
你以為在省水,其實在浪費
—— 大貓老師的用水哲學
有沒有發現一個奇妙的現象?
很多人家裡有浴缸,卻幾乎從來不用。不是壞掉,也不是太忙,而是心中那個聲音會跳出來說:
- 「泡澡太浪費水了啦。」
- 「還是快點沖一沖最省水。」
- 「浴缸是買屋時附贈的,不是用的。」
但真的是這樣嗎?
【事實一】泡一次澡,其實不到兩塊錢
一個標準家庭浴缸,放到八分滿,大約 200 公升。
台灣自來水費用約為 每度(1000公升)6元,所以泡一次澡只需 約 1.2元。
不是 12 元,也不是 20 元,是一塊多,還比你買瓶礦泉水便宜!
【事實二】你以為沖澡比較省?其實不一定
蓮蓬頭出水量每分鐘約 10 公升,
- 男生沖澡 10 分鐘 = 100 公升
- 女生沖 20 分鐘 = 200 公升以上,直接追平浴缸水量
更別說還有人一邊開水一邊想事情,邊省邊浪費。
【事實三】出門住飯店才敢用浴缸?
最常見的現象是:
在家怕浪費水,不敢泡澡;
到飯店反而馬上放水開泡。
但你在飯店泡澡,對方幾乎沒什麼成本壓力,反而希望你泡得開心幫忙留好評!
【關鍵觀念】省水,不是不用,而是用得值得
我們不是鼓勵浪費,但生活中有些小確幸,真的值得擁有。
比起去按摩一次花 1500 元,
家裡泡澡只要不到 2 元,還不用排隊。
加點浴鹽、放點音樂,就能泡出一場屬於自己的療癒儀式。
有人擔心裝潢被破壞、水氣傷牆——這正是健康裝修該解決的問題。
我們設計空間,不是只設計給你「住」,而是讓你能在裡面「活得好一點」。
【總結】別讓「省」毀了你的人生品質
有時我們太習慣「省」,結果省掉了:
- 身體的舒暢
- 心靈的休息
- 生活該有的溫度與儀式感
泡澡,不是奢侈,是值得。
省水不是錯,但有些水,真的值得用。
#繆思雅集 #健康裝修 #泡澡哲學 #生活儀式感 #大貓老師林敬謙 #繆思女神陳慕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