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不是不給你做,是我太怕你做壞。」
大貓設計師真心話系列 #6
—— 客戶不是找麻煩,是焦慮到沒辦法相信人
「我不是不找你做,是我太怕你做壞。」
這句話,是剛創立公司時的某天深夜,一位男屋主跟我講的真心話。
從那天起,我開始理解:
搞定客戶的焦慮,比搞定平面圖更重要。
1|客戶真的很焦慮,只是他沒說出來。
他們會問:
「你們怎麼保證材料不會被調包?」
但心裡其實是:
「我付這麼多錢,到底能不能安心?」
他們會說:
「我們只是想簡單裝一下。」
但潛台詞是:
「我根本不知道要準備什麼,怕被你們看笑話。」
2|設計師搞不懂這些焦慮,就只會一直被投射情緒
客戶情緒一爆,我們就覺得委屈;
其實不是他針對你,而是他真的不知道該信誰。
所以我們要比他更早知道他怕什麼、想什麼、會哪裡卡,
這才是我們值錢的地方。
3|我們拆解出三大焦慮來源:
-
資訊落差:客戶常說「怎麼裝個房子像在念 EMBA?」
-
失控恐懼:每次改圖都像是失戀,明明說好了怎麼又變?
-
信任懷疑:客戶不是不講,是怕一講就被貼上「難搞」標籤
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案子?
明明氣氛和樂,結果每次溝通都像踩地雷?
有時候,他們不是不配合,而是怕自己錯付,
跟渣男交往一樣難受。
4|我們怎麼做?不是話術,是制度。
我們在還沒報價前,就先把流程講清楚,
有除了合約之外的 《大白話客戶手冊》,
直白寫出所有會遇到的狀況。
還沒簽約前,就先教他怎麼辨別設計師。
客戶一邊說「我只想簡單弄」,
我們一邊遞出一份 《委託說明書》,說:
「來,我們先搞懂你會卡哪裡。」
5|搞定焦慮=增加成交率=提升客戶滿意=減少解約與誤會
我們不只交付設計,
我們交付的是一個:
「好好講話、彼此信任」的過程。
如果你看不懂客戶的焦慮,
那麼這場設計案你就只是個工具人。
6|我們內部常說一句話:
「比客戶早一步,才不會被情緒追著跑。」
從第一次接觸開始,
我們做的不是「說服」,而是「陪他安心」:
-
委託說明書:就像翻譯機,把屋主的潛台詞翻給團隊聽
-
流程地圖:不是拿來交差,是讓對方知道每一步該準備什麼
-
說人話報價單:我們不怕他問價錢,我們怕他不問就忍下去
7|焦慮會變成攻擊,但信任會變成主動合作
我們遇過很多原本不信任設計師的客戶,最後願意幫我們轉介紹。
為什麼?
不是因為我們最便宜,而是因為我們最不讓他們擔心。
8|這不只是服務流程,而是一種**「裝修語言」轉譯能力**
客戶不會講出真正的擔心,
我們要懂得聽「話外之音」、讀「行為線索」。
你看懂得多,就能溝通得少;
你安撫得好,就能設計得穩。
9|所以,我們不只是在裝修空間,我們也在:
-
修補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裂縫
-
解決焦慮的邏輯漏洞
-
把裝修這件事變得可預期、可理解、可安心
這,就是繆思雅集的企業價值。
10|你想要更多客戶嗎?先搞懂他們的焦慮
越能處理焦慮的設計師,
越能接到有品質的案子;
越能預判客戶的擔心,
就越能讓信任主動長出來。
因為裝修這件事,
從來不是只靠圖說服人,
是靠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的心。
? 你覺得哪一種焦慮最常出現?
A. 怕被騙錢
B. 怕不懂流程
C. 怕講了被笑
D. 全部都有
E. 我是設計師,我全都遇過
? 你的答案,我會一條條看過,也許下一篇就寫你最想知道的那一種!
#設計師真心話 #大貓老師說真話 #裝修焦慮學 #繆思雅集 #繆思女神陳慕雅 #裝修踩雷經驗 #裝潢預算焦慮 #設計師與屋主的那些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