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專區
「你想聽的,是真相,還是業界的話術?」
-大貓老師林敬謙
「你們不願意幫忙,我自己再找其他人!」
「你們不願意幫忙,我自己再找其他人!」
對方語氣強硬,電話瞬間掛斷。
這起事件,前陣子才被我拿來當作教案。

這位女士五年前買了一間建商打造的實品屋,入住後,竟然二度罹癌。
她開始懷疑與居住環境有關,於是找來一間檢測公司,結果——

嚴重超標,遠超安全標準。
建商展現極大的「誠意」,直接換了一間新屋給她,並承諾這次一定會通過甲醛檢測。
這事件大約過了七八個月,
然後,我接到了這個請求。

這位女士的親戚是我曾服務過的客戶,因此希望我能協助她檢測新屋的甲醛。
我沒多想,一口答應。
但當我與 綠裝修協會 及 病態建築診斷協會 的前輩討論時,所有人竟然一致認為——




這場檢測,從一開始,就不是單純的「驗證」,而更像是一場攻防戰。
於是,大家都建議——找 SGS。



這才是最穩妥的處理方式。
但對方要的,是「結果」,不是「真相」
我耐心解釋兩次,希望她理解這樣做對她最有利。
但最終,我收到的是——
「你們不願意幫忙,我自己再找其他人!」
電話掛斷。
我不禁思考,如果建商真的有檢測合格的報告,那為何還要找我再檢測?
如果真的沒問題,那報告在哪裡?
事到如今,答案不言而喻。
「真相」與「話術」之間的選擇
身為業界人士,我理解建商的立場,也看透他們的「話術」。
我自己出身建設公司,知道他們怎麼處理這類問題,也能猜到他們會怎麼回應。
但這次事件,讓我真正學到了一點:



這一次,我又學到了更多。
感謝前輩的指點,也謝謝這個案子,讓我再度確認——
誠實的專業,往往不是最討喜的,但卻是最值得堅持的。